周四中药、医药板块全天强势
医药股集体走强,盘龙药业、千金药业、广誉远涨停,云南白药、江中药业、特一药业等多股涨幅居前。眼科股何氏眼科20CM涨停,普瑞眼科、昊海生科涨幅超15%。
近期,多只医药股一季报落地。具体来看,药明康德、智飞生物、云南白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以岭药业"赚钱规模"居前,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在10亿元以上。从增速来看,华兰疫苗、三生国健、哈三联、誉衡药业、金迪克等股同比增速居前,且均在10倍以上。
机构观点:
(资料图)
1、国盛证券:节前低点已现,五月反弹可期
国盛证券表示,近期市场走出了典型的4月份走势(上半月赚指数不赚钱,下半月业绩扰动加大),但与之前不同是的是A股日均成交额均突破万亿元,多空双方博弈较为激烈,出现一定的“牛市初期”迹象。从历史看,5月份市场走势涨多跌少,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加速,节后A股或重启升势,沪指的中级行情不会缺席只会越来越深入,当前建议保持价值略大于成长的均衡配置。操作上,在市场有效向上突破去年七月高点之前仍要控制好总体仓位适宜低吸,数字经济和“中特估值体系”有望成为驱动市场运行的主要逻辑,关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板块回调的机会,部分布局绩优新能源、消费股的超跌反弹机会。
2、国海证券:反弹延续性有待观察,保持谨慎低吸不追涨
国海证券表示,整体来看,经过连续几日的杀跌,昨日市场迎来反弹行情,市场情绪也有所回暖。但反弹行情能否延续还有待观察,节前避险情绪将对资金动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对持续反弹不要期望太高,操作仍需保持谨慎,低吸不追涨。
平安涨停、中药、医药板块全天强势,节前反弹如期而至,那么节后指数如何演绎呢?沪上知名证券分析师边风炜表示,
今天的市场是根据一季报的不断披露再做出它的反应,整个市场对一季报的反应是非常明显的。其实目前的市场来看,对于年报和季报的关注度在不断的提高,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对更成熟的市场的表现,虽然中间穿插着一些题材行业逻辑的判断,但是每到验证期的时候,你还是会发现股价与基本面的关联度在逐步的提高。
很典型的是昨天晚上的两份季报,一份是招行的,一份是平安的。招行的季报差强人意,主要是息差,对于息差的问题,我想在接下来的炜炜道来我会专门聊一下,招行的这份季报其实是有代表性的。
另外是保险平安的季报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是如果你考虑到一二月份还是疫情和节假日,那么3月份的平安的数据是大幅度回升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大家对它的预期会更满一点,所以这也导致了今天招行和平安分别在涨跌幅的两边,中间就是大量的数字经济板块的回落,对于其他板块的一些资金的回流,新能源的、消费的、传统行业的、周期的,我觉得都在回流整体,我觉得市场的第一波调整临近尾声了。
现在大家比较难猜的是在五一节假日以后,市场如果在3200多点企稳再度回升的时候,谁来做主要的进攻的热点?因为之前是数字经济,中特估;中特估目前来看还算平稳,数字经济一定是回落了,那么之后数字经济我觉得即使有浮出,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高的拥挤度,那么谁来做之后的市场比较大的性价比的突击,这是我们要关注的。
中泰证券徐驰:大国竞争下的新科技革命周期
一、关键技术陷入三十年“大停滞”,第三次科技周期红利濒临耗竭
近年来,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程度的不断加深,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仍处于“技术大爆炸”时代的错觉。但实际上,过去30年,世界上很多关键技术领域都陷入了“大停滞”状态,即使是互联网技术这一21世纪的科技红利,也已接近耗竭的临界点。过去世界经济增速如此之快,主要原因在于伟大的技术革新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此前的元宇宙等概念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速已经步入下行阶段,这反映了世界技术进步在不断放缓。部分领域取得的较大技术突破,对于能够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型经济体而言,其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不够。
1)在军工央企改革的过程中,或将复制2018年以来军品定价机制改革主机厂逻辑:产业利润更多的向着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央企龙头“链长”集中,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发展。因此,建议优先选择高景气,同时兼具国产化渗透率不断提升的飞机制造、航发产业链、无人机、军用信息化四个细分产业的龙头企业。
2)未来,美国或出台更多科技领域的打压或封锁措施,尤其是美国掌握优势技术的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为了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受制于人”等问题,我国自主可控战略及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我们持续看好“卡脖子”领域的自主可控。而在节约资源要求下,科技领域行业分化或有所加速,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及公司更有可能迎来加速发展。我们建议,甄选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而规避仅由代工效率驱动估值的科技企业。
3)我国在光伏、通信等方向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产业中心或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建议关注市占率有望持续向上、盈利能力稳中有升的光伏、通信企业,以及具有市占率提升空间逻辑的辅材企业。
4)大国博弈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落脚点或在于太空领域。目前,我国航空产业正处于扩大规模和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政策支持+技术突破”有望驱动行业稳中向好。借鉴美国的航天发展经验,我国的商业航天领域有望迎来快速成长,长期建议关注已经有发射或试验基础的企业,受益于商业航天发展的卫星制造等上游企业,以及太空工业等下游应用场景企业。
风险提示:国内外科技支撑政策不及预期、地缘冲突超预期变化、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等。
二、“兴于竞争,亡于和平”,大国竞争与科技周期祸福相生
世界科技发展往往体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每次科学技术划时代发展的背后,都是大国间对抗博弈的激烈竞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计费用的军事需要的迫切性大于民用需要的紧迫性。大国博弈竞争下,对手带给另一方强大的危机感和压迫感会逼迫人们克服惰性,投身于突破性的科技创新中。同时,国家也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私企的发展和民用商业化的步伐,实现新兴科技的产业化。
三、新大航海”时代呼之欲出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综合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不同于上世纪中后叶崛起的日本,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上,跟当年的日本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美国对中国的竞争、打压,要比当年打压日本的手段更多、力度更大。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太空,21世纪探索完全陌生的太空领域将成为“新大航海”的主题。在中美等国家加紧布局新太空格局的背景下,以航天科技为基数载体、以航天产业为重要依托的太空经济,正受到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航天活动商业化需求将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美国以Space X和蓝色起源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已经广泛参与到了太空探索中,相比而言,我国卫星等商业化产品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产业链能力和批量化研发能力需要持续追赶。
四、关注大国竞争下新科技革命周期的投资机会
中美两国竞争日益加剧,大国博弈将由“战场”转向“实验室”,未来两国对于科技的比拼将进入白日化阶段。重点产业技术将迎来重大突破,甚至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周期,对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造成深远影响。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建议关注: